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 | 王洪涛教授谈“社会翻译学方法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021年9月29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洪涛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社会翻译学方法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所长郭国良教授主持,现场座无虚席。


      王洪涛教授聚焦“社会翻译学”的诞生历程、发展阶段、理论内涵和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论述了“社会翻译学方法”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在讲座的第一部分,王洪涛教授追本溯源,阐述了社会翻译学的起源、理论和发展。“社会翻译学(Socio-Translation Studies)”一说首次由现代译学奠基人詹姆斯·霍姆斯在其1972年发表的译学名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提出,此后,得益于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孳乳和描写翻译研究的导引,社会翻译学所代表的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在博观与厚积中逐渐走向成熟。20世纪至90年代末以来,许多西方学者纷纷采用布迪厄、卢曼、拉图尔等人的社会学理论开展翻译研究,逐渐形成了翻译研究的“社会转向”(social turn)。社会翻译学经历了酝酿、发生与发展三个阶段,在西方和中国都得到了深入的发展。王教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了社会翻译学研究的概念和发展,并梳理了社会翻译学自1972年至今发展以来的大事记,同时对比和辨析了“翻译社会学”和“社会翻译学”两个重要概念。


      以此作为铺垫,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王教授旁征博引,讲解了社会翻译学的基本属性和具体应用。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社会翻译学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指出翻译具有社会属性,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与社会之间存在共变关系(co-variance),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作用与影响。无论从学科性质、考察对象,还是研究方法来看,社会翻译学都是一种综合性研究。社会翻译学研究汲取了反思性社会学理论,主张对翻译活动进行微观、中观、宏观相互参照、有机融合的全面考察,融合贯通了以往翻译研究的语文学、语言学和文化研究模式。


      此外,王教授归纳了社会翻译学的三个主要方法论原则: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2.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并以自己在牛津大学访学期间所做的关于中国文学在国外的译介研究为例,分享了三种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问卷(questionnaires)、访谈(interviews)和观察(observation),阐述了它们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和操作。


      随后,他介绍了当前社会翻译学主要借鉴的三种社会学理论,尤其详细论述了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社会学理论中的“关系主义(relationalism)”原则,以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指导下的《诗大序》宇文所安英译探析为例进行了译者分析、译策分析和译本分析。他鼓励大家综合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与翻译学的文本研究方法开展文学翻译研究。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王教授留出了充分的时间进行现场交流和答疑。同学们纷纷提问,王教授耐心解答,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王教授在回答中提及,目前翻译学在其他一些学科中很受欢迎,但是要坚守本位立场,将所有东西拿来为我所用,而不是沦为其他学科的佐证工具。


      整场讲座内容精彩纷呈。王教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在座师生受益匪浅,不仅让大家接触到了翻译研究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了社会翻译学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脉络,也学会了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相关理论,奠定了日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主讲人简介

王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牛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翻译学、理论翻译学、翻译批评、中西文学与文化经典翻译研究,兼及西方汉学、中西比较诗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学术专著《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文学翻译研究:从文本批评到理论思考》,学术编著《社会翻译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英文译著The Tiger of Majesty and Power等。在外语类、翻译类及相关文史类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曾获“中国翻译事业优秀贡献奖”。

文:茅慧图:何文忠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